登录App就有美女主动搭讪,“同城可约可见面”……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不久前打掉一个利用“同城交友”软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2.2亿元,涉案女主播账号4万余个,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26名。近期,当地检察机关已对230人提起公诉,当地法院系统已对其中93人作出判决,其余涉案人员正在审判过程中。
在不少求职者看来,钱多、事少、离家近、稳定的工作更有吸引力。殊不知,部分中介机构和人员以此为诱饵,在网上发布“高端就业”“有偿安置工作”等内容,声称交一定费用就能入职,求职者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此类“高端”陷阱。“花钱买工作”背后有哪些套路和风险?
近日,福建高考成绩和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正式公布。在考生和家长们为升学忙碌的时候,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抓住这一时机,实施诈骗。福州公安发布常见的“升学录取”诈骗套路,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618购物节正在进行时。北京朝阳警方发布防诈攻略,提醒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警惕六类诈骗陷阱,提高防范意识。
明明没有网购,却莫名收到快递包裹,你以为是“天上掉馅饼”?当心,你可能遇到了“盲发快递”新骗局!
当前,距毕业生离校不足2个月时间,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增强三个意识,严防四类陷阱。
日前,深圳市反诈骗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4月全市电诈刑事警情、案件量环比上升,电诈受害者呈覆盖面广、职业群体多等特点,最小、最大受骗者分别为7岁、96岁。诈骗方式有通过“快递送礼”引流的,有通过FaceTime视频来电的,还有冒充网信部门的……不断通过翻新编造诈骗事由。
“五一”假期后是错峰出游季。最近,又有不少卖家在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地发售“骨折价”机票。有消费者购票后,到了登机口被告知查不到购票信息,去找卖家才发现对方已经收款、拉黑、跑路“一条龙”。这是遇到了典型的“黑票代”。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
以帮忙找关系上大学为幌子,利用高考考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骗取钱财。近日,武汉青山警方成功识破一起高考升学骗局,及时挽损33万元。
一年一度的“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不少人准备出门游玩,出游第一件事可能是买车票,在大家抢购车票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谋划种种购票骗局骗取钱财,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人民检察院梳理了几种骗局以及防骗小贴士,为大家的出行保驾护航。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与游戏相关的装备、皮肤、账号等虚拟商品成了电商平台的热销品,与此相关的消费投诉也随之增长。据悉,江苏省镇江“智慧315”平台今年以来已接到关于游戏类的消费投诉140多起,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不少消费者遭遇了商家的低价陷阱。
打折、特价、买一送一、有奖销售……大家在“买买买”时,是不是经常被一些商家五花八门的促销吸引?这些看似“让利”的方式,让人一不小心就陷入了价格陷阱。记住下面这6招,让你买到优质适合商品,远离价格欺诈。